
{荷蘭遊記}Museumkaart博物館卡-阿姆斯特丹王宮
荷蘭(Nederland),在台灣的歷史上也曾佔據一方,我們熟知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留下多元文化的因子。荷蘭在大航海時代是重要的國家之一,在這座王宮,很能感受到當時荷蘭黃金時代的氛圍再加上法國皇宮的華麗佈置與擺設。唯一不同點,法國已經沒有皇族王室,至今這個阿姆斯特丹王宮,荷蘭王室是持續使用中,重要節日會被徵用,沒有使用的日子則開放給民眾參觀。這就到倫敦要去看白金漢宮一樣,是到阿姆斯特丹必訪的景點之一!
停留時間:
因為後面還有行程,我只待了約1小時半,實際上我覺得至少要2.5-3小時,因為這有免費的語音導覽,一邊聽一邊參觀,至少花2小時是需要的。

Table of Contents
皇宮介紹
『阿姆斯特丹王宮 Koninklijk Paleis Amsterdam』位在知名景點:水壩廣場旁。在17世紀時,這座建築是阿姆斯特丹的市政廳。注意1581年至1806年,這段時間荷蘭是共和體制,1815年起才變成君主立憲國家,但是到了1806年被法國統治的期間,這座建築才變成拿破崙的弟弟——荷蘭國王的路易・波拿巴的荷蘭王宮。
建築風格是『古典主義』,裝潢因為有受法國皇室的影響,所以有很多拿破崙時期的裝潢特色。最初使用來自挪威的13,659 個木樁上,並使用Bentheimer 砂岩與大理石建造
現今荷蘭國王居住在海牙的豪斯登堡宮,而另外同樣位在海牙的諾代恩德宮則是現在的國王威廉—亞歷山大的辦公室。
重點介紹
第一站:公民大廳(Burgerzaal)

這個大廳的地上有三幅地圖,展示了荷蘭在17世紀全球海洋貿易時期的航海與地理知識。這些地圖以大理石和黃銅鑲嵌,描繪了當時已知的世界各地區,象徵阿姆斯特丹在荷蘭黃金時代作為世界地圖繪製中心的重要地位。每一幅地圖直徑達624公分。其中的地圖代表了當時荷蘭商船在亞洲進行貿易的航路,反映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地區的商業活動。
第二站:君王接待廳(Mozeszaal)

這間氣勢恢宏的空間正對著公民大廳的入口,曾經是市政廳的法庭。當路易·拿破崙國王將市政廳作為自己的宮殿時,它被改建成了王座廳。他的王座矗立在巨大的壁爐前,他在這裡接見前來覲見的官員和市民。如今,王座廳用於舉辦座談會和音樂表演。。
第三站:王室臥室與私人空間

雖然不是所有空間都開放參觀,但部分王室臥室與私人廳堂仍可一窺究竟。這些空間的設計較為低調,卻不失典雅。家具多為18至19世紀的原件,保留了拿破崙時期的風格。導覽中提到,王室成員在重要節日或典禮前會在此短暫休息或準備,讓人感受到皇宮不只是展示空間,也是實際使用的生活場域。
第四站: 雕像與象徵空間

皇宮內部與外部皆可見大量象徵荷蘭價值的雕像與浮雕,例如象徵正義、智慧、航海與貿易的女神形象。這些藝術作品不只是裝飾,更是荷蘭黃金時代精神的延伸。特別是在市民大廳周圍,許多雕像都與荷蘭的海洋歷史與商業成就有關,讓人不禁讚嘆當時的藝術與政治如何融合。
第五站:法庭廳(Vierschaar)

這裡曾是市政廳時期的審判場所,空間不大,但氣氛莊嚴。牆的畫作,提醒人們法律與道德的重量。這個空間的設計讓人感受到荷蘭在共和時期對司法制度的重視,也反映出當時市政廳的多功能性——不只是行政中心,也是法律執行的場所。

🧳 旅人小提醒
- 建議預留至少 2 小時參觀,語音導覽很值得聽。
- 皇宮有時會因王室活動暫停開放,出發前可查官網。
- 語音導覽有多語言(荷蘭文/英文/中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俄文)。
- 旺季建議線上預約,省下排隊時間。
- 水壩廣場周邊景點多,可安排半日輕鬆行程。

